河涌變靚,城市更美--惠州黑臭水體整治情況 二維碼
1050
發表時間:2017-08-27 10:57 河涌變靚 城市更美 ——惠州“一縣一河”整治見成效 說起惠州的河涌整治,人們往往就會想起“金山河”“青年河”。經過整治,這兩條曾經的“臭水溝”變身為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路通、人悅、景美的生態長廊,為市民造就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棲息之地,為人們所津津樂道。 以“金山河”“青年河”為治理樣板,惠州市按照“每年治理一條河涌”的規劃,系統推進河涌整治工作,力爭把一條條河涌打造成融合特色景觀文化的水生態廊道。經過多年努力,部分河涌不僅消除黑臭,兩岸更是繁花錦簇、綠樹成蔭,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。為實地了解惠州河涌治理成效,記者近期深入惠州各縣(區)進行采訪。 惠東: 黃排河將現花海世界 黃排河,西枝江的支流,流域面積101平方公里,河長21公里。近年來,隨著河道兩岸生活小區不斷增加,生活污水排放量也不斷加大,給河水造成不同程度污染。 “隨著排入河里的污水不斷增加,河水水質不斷惡化,加上堤岸雜草叢生,影響城區景觀。”惠東縣環保局副局長劉慶良提到,黃排河穿惠東縣城而過,能否將其整治好,涉及到的是惠東的“面子問題”,考驗的是惠東縣委、縣政府的“執政能力”。 2013年,惠東縣委、縣政府開始啟動黃排河的整治工作。“前期主要進行規劃設計、制定方案,并開展征地等工作。”黃排河整治工程施工負責人張懷軍介紹說,由于征地工作涉及面比較廣,所以工程進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,直到2015年4月,整治工作才得以全面鋪開。 黃排河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1.51億元,整治范圍為黃排河河口至廣汕公路路段,全長5.6公里,主要建設內容為防洪堤加固、截污管道鋪設、景觀工程完善等,包括通過加高加固堤防提高河道防洪標準,對部分河道進行清淤疏浚,新建市政截污管6.8公里,疏通已有市政截污管道3.5公里,新建親水平臺1.7公里,沿河帶狀景觀綠化面積9.1萬平方米。 記者近日在黃排河邊上看到,河道左邊新建的水泥納污管道沿著河堤一路鋪設,部分河道岸邊煥然一新,植上了花草。張懷軍介紹說,黃排河原有截污管網只建設在河道右邊,截污不徹底,而且建設時間比較長,口徑比較小。“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河道兩邊及上游增加了近10個居住小區,原來的排污管道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排污需求。” 本次的整治,截污規模將達到1立方米/秒,基本上可以將河道兩邊的污水截住,將使該河道的排污問題得到較有效解決,收集的污水統一輸送到平山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。 “黃排河整治也大大提升了河道防洪能力。”劉慶良介紹說,目前黃排河部分河段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,有的甚至低到5年一遇。本次整治通過局部加高堤防,使河道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。 在黃排河岸,一條新鋪設的人行道已與西枝江公園的人行道相連接,雖然尚未竣工,但已有許多市民在新建的人行道上散步,人行道旁還有好幾處新建的親水平臺,部分市民在親水平臺閑聊。據張懷軍介紹,河堤兩旁將種植黃花風鈴木、串錢柳、垂柳,在較寬的斜坡處種植格桑花、藍花楹、雞蛋花、銀海藻、桂花、美人蕉、萬紫千紅等,同時種植鴨腳木、香樟等本土樹種。“目前種下的花草和樹木達數十種,屆時,這里將變成花海世界,而且一年四季均可見花。” 黃排河綜合整治后,休閑地帶長達3公里多,地勢比較平坦,休閑地帶地處河邊,風比較大,空氣較好,將為市民再添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。 博羅: 江東河實現水清岸綠 江東排渠,是博羅縣城東南面的一條排洪渠道,主渠(即下游江東河)長約2.3公里。該排渠雖然于2005年進行了除險加固,但因上游周邊種植了大量速生樹種,工廠企業和酒樓食肆林立,主渠流經地區人口稠密、商貿發展迅速,經過多年的運行,到2013年已經雜草叢生,淤泥和垃圾堵塞渠道,淤積情況較為嚴重。由于河流周邊住宅區沒有雨污分流,生活污水直排,造成渠道水質較差,不時散發臭味。 在博羅縣十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,蘇俊榮等30名代表提出《關于要求綜合整治縣城江東排渠的議案》,要求通過江東排渠的綜合整治,促進博羅縣宜居環境的進一步優化。博羅縣政府對此議案高度重視,并將其作為重要工作來抓,江東排渠整治被提上議事日程。 根據江東排渠的污染狀況,博羅縣政府提出要從2014年開始,計劃用2年時間綜合整治縣城江東排渠(博羅縣城江東河水清岸綠一期工程),把江東排渠打造成集防洪排澇、休閑觀光、人水和諧、親水宜居為一體的生態之河、景觀之河,后因受前期立項招標程序較復雜、征地拆遷難度大、施工汛期雨水多及工程預付款不能按期足額撥付等原因影響,工程延期至2016年12月底完成。 該項工程總投資約1.65億元,重點整治2.3公里江東河段的防洪排澇工程,新建截污管道2.114公里;改造道路2公里,新增道路2.5公里,增加50米車行橋一座;景觀改造工程等。 記者在整治后的江東河上看到,河水蜿蜒流向遠方,兩岸河堤新栽的樹木茁壯成長,斜坡上綠草茵茵,水邊還有各種水草、野花,偶爾三兩只白鷺在河邊覓食。在河道的下游處,一片矮舊的房子散發著古樸的味道,成排的果樹彰顯出鄉野的韻味。“在河道進行景觀整治的時候,我們盡量利用兩岸原有的景點,進行修繕,盡量使得每段河流都有不同的特色。”博羅縣公用事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江東排渠整治圍繞截污、排澇、防洪、生態、交通、景觀、文化、惠民8方面,力求把江東河打造成集防洪排澇、休閑觀光、人水和諧、親水宜居為一體的生態之河、景觀之河。 “原來靠山邊的社區沒有截污管,我們建了管網之后把污水接到市政排污管網。河靠山這邊建一條15米的兩車道市政路,另一邊堤圍作為景觀綠道建設。”博羅縣公用事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工程完工后,對縣城和東山省級森林公園都起到提質作用。工程還開辟3條登山步道直通東山省級森林公園,與河道親水棧道相連,形成山水一色的景觀。同時,該工程將進一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,讓交通更便利。 家住旁邊的居民何先生說,家門口的江東排渠整治后,環境一天天變美了,生活更舒心了。居民黃女士說:“江東排渠整治后可以在親水棧道上散步,沿途可以觀賞很多景點,還增添登山步道,可連接東山省級森林公園,對我們生活帶來非常多的便利,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。” 仲愷: 馬過渡河不再黑臭 馬過渡河,唯一一條流經仲愷高新區中心區域的河流。 曾經的馬過渡河,曲折狹窄、淤塞嚴重、水體黑臭,內澇隱患大。經過多年的整治后,如今的馬過渡河,兩岸綠樹成蔭,臨水棧道及各種設施一應俱全。晚風徐徐,清水蕩漾、草木芬芳,馬過渡河舊貌換新顏,周邊居民紛紛夸贊。 2011年開始,為了解決河水黑臭、河道淤積等問題,仲愷區開始對馬過渡河進行整治。到2015年,仲愷區就已投入約1.1億元,用于建設截污管網、河道清淤、綠化美化等,并投入了8300萬元完成惠州市第七綜合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配套管網工程。 另外,由于仲愷區成立之前城市建設缺乏規劃,歷史欠賬多,而且涉及的地域太廣,部分地區的生活污水未接入排污管網,導致整治后的馬過渡河河水水質時有變化,特別是在2015年的時候,河水再度黑臭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。 為徹底解決馬過渡河的污染問題,仲愷區專門成立了馬過渡河水環境整治領導小組,制定《馬過渡河污染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方案》。工作人員分成8個調查小組,對西坑、惠臺和馬過渡河中心區河段兩岸片區的工業企業、居民戶數以及人數、回潮畜禽養殖、管網接駁和管網運行等情況進行了調查。 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,仲愷區完成了西坑片區55家企業的支干管接駁,共鋪設支次管道887米,新建環保檢查井57座,并排查出22處接駁存在標高各異或者接駁不好及堵塞等問題。同時,對仲愷中心區排水管網和污水收集管網進行清淤,與惠陽區鎮隆鎮交界插花地的8家畜禽養殖場近千頭生豬也進行清理。 去年以來,仲愷高新區環保分局又針對該流域的污水截污管網進行了徹底排查、整改,解決了大部分的管網堵塞、破損、錯接等問題。 為了更好地凈化、美化馬過渡河,該區管委會還投入500多萬元在馬過渡河惠鹽高速橋下至馬過渡橋段開展生態修復工程,工程主要包括清淤、控魚、種植水生植物、安裝曝氧設備等。目前該工程施工階段已基本完成,下一步將進入生態調整期,同時將根據水生植物的生長情況及水質情況投放魚苗,重建生態平衡調整水質。 仲愷高新區環保分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馮建軍透露,在日常監管中,環保分局也不斷加大對馬過渡河流域污染企業的執法監管力度,從嚴從重打擊非法排污行為。包括對匯入馬過渡河的惠陽鎮隆蓮溪片區的污水進行了污染源調查,與惠陽區共同開展了3次聯合執法行動,打擊跨界污染、非法排污等行為。 經過持續性的綜合整治,馬過渡河的水質已有了較大改善,目前馬過渡河水質COD指標基本上達到地表水質四類標準要求。 聲明:本文源自盛鑫華業環保設備整合整理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 |
污水處理資訊
純水設備資訊
回用水資訊
|